大美平潭丨作家欣桐:湖山相映 巖嶼奇景
2024-02-04 09:20:00 來源:平潭網(wǎng) 作者:欣桐/文湖山相映 巖嶼奇景——三十六腳湖攬勝
海侵海蝕,鑄就了平潭島古代和現(xiàn)代海蝕地貌并存,險趣自然的景觀,如果說平潭島是東海上玲瓏剔透的一方翡翠。那么島上的三十六腳湖就是鑲嵌在翡翠上的一顆璀璨明珠。
據(jù)考證,5000年前,三十六腳湖是海壇灣的一部分,由于海陸變遷,地殼上升,海角與廣海之間被海沙淤積成壩,逐漸形成澙湖,后來海水逐漸淡化成為福建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。湖周長16.5公里,水面2.1平方公里,最大水深16.3米。是海島生活和工業(yè)用水的重要水源地,譽為平潭“母親湖”。
三十六腳湖湖岸曲折,峰巒疊翠,極盡秀美之韻。湖中有酷似雙龜幽臥水中的大小龜山,有如臥龍藏湖的龍嶼,有“鐵拐石”,還有景色秀麗的釣魚臺、鯉魚礁、筆架潭、海豹照鏡、駱駝拉炮、天狗望月、觀成萬畝、古寨遺址等勝景。
傳說
平潭的三十六腳湖,原先與大海相通,后來怎么變成天然的淡水湖呢?有一則動人的傳說,道出了前因后果。
相傳,有一日,東海蒼龍偷偷帶著鯉魚公主和魚精、蛇怪,遠(yuǎn)游消遣。它們來到海壇島南邊的海角上,只見波平如鏡,魚躍鳥翔,風(fēng)景勝過龍宮,樂不思?xì)w。它們在此興風(fēng)作浪,打翻漁船,淹死了好多漁夫。有個年輕人名叫筆架,抱著船板逃命,幸遇跛腳老叟搭救,才免得一死。
這老叟便是鐵拐李,知道筆架要為民除害,便給他傳授了仙法。筆架念了幾句咒語,轉(zhuǎn)眼飛來一道沙堤,橫堵海角,把蒼龍和眾嘍羅困在里面。猶如困獸的蒼龍大發(fā)雷霆,張口猛撲過來,筆架使出“伸指為劍”的仙法,只用三個手指插進(jìn)龍口,龍口血流如注,龍身癱倒半截。冷不防鯉魚公主尾巴一掃,筆架雙腿栽入泥中,拔不出來。蒼龍立即乘勢噴火,筆架被活活燒死。鐵拐李見狀大怒,舉起拐杖,東敲西打不停,把水妖們?nèi)看蛩?,后來都化為湖中景物?/p>
如今山上還留著鐵拐石,相傳是鐵拐李的拐杖變的,龍頭變成了“龍嶼”,龍脊變成了“竹排”,又叫“釣魚臺”?!磅庺~礁”是鯉魚公主的化身。龜山、蛇山就是龜精和蛇怪變的。那位除惡有功的筆架,也變成巍然屹立在湖濱的“筆架潭”。從此,這個海灣成了現(xiàn)在的三十六腳湖,成為福建省最大的淡水湖。相傳三十六腳湖的沙灘就是筆架遵照李鐵拐的指點,用拐杖橫堵海灣港口變成的。
探秘“島中湖”形成的原因
石頭會唱歌,海浪在歡笑,沙灘百里長,出海樂消遙。這句話生動地概括了平潭游玩之趣。如果說出海戲浪是一種狂野的享受,那么到三十六腳湖漫游就是一種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悠閑。
“早年平潭為打造旅游宣傳有平潭十景之說,而以‘三十六腳湖’為最,因為這個景點最早出名,歷史也最為悠久。歷史記載,早在唐代,這里就已經(jīng)是朝廷牧馬的地方。據(jù)說這些馬多是名貴的‘龍種’,因此三十六腳湖的‘龍馬’名聞天下,宋代還特別設(shè)‘牧馬監(jiān)’,專門管理‘龍馬’群,一直到了清嘉慶三年,即1798年,平潭才設(shè)‘平潭廳’隸屬福清縣,民國元年改為平潭縣?!逼教犊h志辦主編吳金泰說,早年三十六腳湖周邊水草密布,還未開發(fā)為飲用水源,上世紀(jì)50年代末,這兒被辟為人工養(yǎng)魚場,出產(chǎn)鰱魚、草魚、鳙魚、鱸魚和甲魚等,那年頭一到春夏汛期,魚兒可收入上萬余斤。
翻開《平潭縣海域志》,記載三十六腳湖三面為丘陵環(huán)抱,東面連接濱海小平原——七里埔。七里埔即現(xiàn)在的“壇南灣”,因為七個著名的沙灘而得名。三十六腳湖東西寬,南北窄,湖岸沿山腳蜿蜒曲折,灣叉四伸,似有三十六只腳,故名“三十六腳湖”。
為了深入了解三十六腳湖的成因,記者找到了當(dāng)年撰寫《平潭水電志》的主筆余乃棖老人。
談及當(dāng)年實地考察三十六腳湖水域的測試。余老感慨地說:“1956年我調(diào)到縣水利局擔(dān)任技術(shù)員,開始著手寫《平潭縣水電志》,因為內(nèi)容廣博,許多數(shù)據(jù)一定要經(jīng)過實地考察才能入書,直到1995年才完稿印刷成冊。記得1958年,福建省商業(yè)廳投資籌建竹嶼口港養(yǎng)工程。1959年12月動工到1962年10月竣工,歷時3年。圍墾面積達(dá)21.23平方公里。但后來因不宜港養(yǎng),改為農(nóng)耕。因為開發(fā)大片海灘地,需要大量的淡水澆灌,所以縣里決定在三十六腳湖的北面西樓村開鑿隧洞,將湖水引入海灘灌溉?!?/p>
余乃棖老人回憶說,在三十六腳湖北面西樓村開鑿的隧洞,從1964年8月動工,直至1970年完成,由于海灘地供水量太大,導(dǎo)致湖水大幅度下降,所以在湖的東南側(cè)修建了筑攔水壩和溢洪道,后來引水涵洞建在風(fēng)洞山的東面,將水引入湖區(qū),增加了湖的匯流面積。
據(jù)《平潭水電志》記載,從1973年初,在北厝大南坑村又開鑿輸水隧洞,擴(kuò)大灌溉面積,使得三十六腳湖水庫控制流域面積達(dá)13.4平方公里,正常水位高程16米,總庫容量為1641萬平方米。而三十六腳湖的水通過西樓輸水洞將湖水引出西樓山,通過深塢隧洞,流經(jīng)潭城折向東嶼、霞嶼后,南轉(zhuǎn)下洋移民新村,大南坑輸水洞將湖水向西引出,連接北鎮(zhèn)灌溉渠道,三十六腳湖灌溉區(qū)跨北厝、嵐城、潭城、中樓4個鄉(xiāng)鎮(zhèn),成為平潭母親湖的雛形。
“1975年7月,在三十六腳湖北側(cè)六樓嶺興建自來水廠,把湖水凈化處理,成為縣城居民生活及工業(yè)用水,而后三十腳湖就一直扮演著平潭島‘母親湖’的角色,成為孕育海壇兒女的重要水源地?!庇嗄藯栒f。
說到三十腳湖的成因,余老說,三十六腳湖之所以成為省內(nèi)的最大的淡水湖,因為早年三十六腳湖與壇南灣相連,經(jīng)過許多年的流沙積堆,堵住了海灣口,湖底的標(biāo)高比海平面還低,就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瀉湖,如果按時間推算,三十六腳湖龜山上的烽火臺為證,應(yīng)該是明朝嘉慶年間形成湖的雛形,直至后來被聰明的海島人擴(kuò)容建渠成為飲用水的“母親湖”。
煙波壯闊幾多秋
三十六腳湖因湖、山、林交相輝映,巖、礁、嶼穿插交錯,湖平如鏡,秀色可餐,被稱為“海島明珠”。湖濱拱衛(wèi)著的有照鏡山、牛山、海壇山等,層巒疊翠,山光流影,岸草阡阡,怪石崢嶸。清末文人何連城詩曰:“萬頃波濤一鏡開,彩云涌處接天臺。敢夸身在層巒上,引得晴光拂面來?!?/p>
湖的四周奇石兀立,其中有蒼鷹石、雄雞石、蘑菇石、春筍石、四角風(fēng)動石等40多處,光怪陸離,妙趣橫生。畫家說,湖山相映成趣,可謂是一幅詩情充沛的畫;詩人說,巖嶼自成奇景,可謂一首飽含畫意的詩。
“觀成萬畝”摩崖石刻
說到“觀成萬畝”的景觀,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平潭歷史上的官員。
史載,清光緒二十三年,即1907年,在平潭任同知的宋廷模,偶然到三十六腳湖觀光,看到如此之大的一個淡水湖,驚訝無比。當(dāng)年海島耕地稀少,他突發(fā)奇想把三十六腳湖填為耕地,還幻想著填湖成功后,萬畝良田種上水稻的壯觀場景。后來這件事沒有成功,但在湖南村的東山上,還豎有一塊大石上書:“竭湖而田,觀成萬畝”,又刻“沙開涵固,水涸田增,農(nóng)歡國裕,歲樂福臻”等石刻。
如今,這塊石頭仍然佇立在三十六湖畔,石頭高約10米,寬6米,1988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(hù)單位。上世紀(jì)80年代初,三十六腳湖成立了風(fēng)景管理處。
石景天成的“四角風(fēng)動石”
三十六腳湖有兩塊風(fēng)動石,一塊在湖的北邊,一塊在湖的南邊。尤其是南岸的風(fēng)動石,石頭底部中間空著,兩端只剩下方寸作為支撐點,這石頭佇立于湖畔幾百年,不得不讓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
清代詩人俞廷萱曾在此作詩:
游遍名山幾次還,此間片石性非頑。
點頭不借神靈力,傾動唯憑指顧問。
屹然獨立豈無知,靜物能為動物時。
縱聽指揮甘首肯,堅貞本質(zhì)總難移。
祈雨“龍嶼”礁
相傳三十六腳湖有一塊石礁,像蒼龍昂首,古代平潭人敬以為神,稱之為“龍嶼”。舊本《福清縣志》說:“湖神甚靈。相傳有捕魚人曾聞水中作人語聲。”
清乾隆年間,福清縣丞岑堯臣建“龍宮”于“龍嶼”之上,并作《龍宮詞》曰:“三十六腳湖深處,中有一礁號龍嶼。綠玻璃涌碧蓮花,波光云氣相撐拄。傳言此下有潛龍,水底時聞作人語……”以后“龍宮”成了平潭百姓祈雨的地方。
龍嶼礁在湖中心,湖水縈繞其間,早年在湖畔還有成群結(jié)隊的白鷺在此覓食,四周林帶密布,是一處絕好的旅游景點。
俞廷萱亦曾在此作詩《龍嶼吟》:
三十六湖跡可紀(jì),中有龍嶼嘆觀止。
巍然獨立水中央,四面波光清澈底。
巉巖峭壁現(xiàn)奇觀,虎豹蛟虬差可擬。
我欲置舟千仞岡,屈曲幽深難舉趾。
東扶西掖上層巔,云氣蕩胸不逾咫。
俯視蒼茫飛鳥空,孤舟隱約煙波里。
……
湖中還有大小兩座山丘,遠(yuǎn)望像兩只神龜,首尾相銜,浮游在煙波浩瀚的湖面上,因稱“神龜石”。此外還有蓮花石、釣魚臺、鯉魚巖等勝景,美不勝收。俞廷萱泛舟三十六腳湖詩性大發(fā):
“波光如畫碧如油,日落風(fēng)清好泛舟。
三十六湖煙波闊,不知領(lǐng)得幾多秋?!?/p>
漫步于三十六腳湖,只見岸邊來自山丘中花崗巖的觸腳伸向湖中,那亭亭玉立,式樣各異的海蝕柱,蘑菇石,有雄獅初醒、猛虎長嘯、海?;住⒋笙笪?,形態(tài)逼真,栩栩如生,集中表現(xiàn)了平潭的海蝕風(fēng)光。
桂林的山水把漓江塑造成了超凡脫俗的世外桃源,山水的雕刻細(xì)膩而精致。相比之下,大海的雕塑卻更加壯闊,而且?guī)в姓鞣浴T诒滩ㄈf頃的東海之中,三十六腳湖猶如雕塑在海上的一顆明珠。她是海島人的飲水之源,更是海島人的“母親湖”,千百年來哺育著愛打拼的海壇兒女行走四方。
(原文刊發(fā)于《平潭時報》2012年5月25日008版,有刪改)
作者筆下提到的三十六腳湖
是平潭非常值得打卡的景點
快跟著小編
一起去看看吧
三十六腳湖
被譽為平潭的“海上明珠”和“母親湖”
是平潭島上最大的天然淡水湖
其以海中之湖而稱奇
湖岸曲折,峰巒疊翠
湖光山色,極盡秀美之韻
沿三十六腳湖湖畔而行
湖面波光粼粼
湖周邊低山環(huán)抱,氣象萬千
湖邊濕地上
長滿了嫩綠的菠菠草
每年春夏
就會有成群結(jié)隊的鷺鳥
在空中展翅飛舞
形成一道亮麗的風(fēng)景線
作者簡介
欣桐(原名余小燕),四川內(nèi)江人,中國作協(xié)會員?,F(xiàn)居福建平潭,供職于平潭融媒體中心。著有散文集《指尖起舞》《螢火流年》《壇中日月長》以及平潭民俗文化叢書《行走海壇》《海壇掌故》《平潭行旅》。
最熱評論